暖心迎新启新程 中医传承谱新篇
——中医学院2025年迎新专题报道
金秋时节,阳光洒满重庆中医药学院的青砖黛瓦,空气中弥漫着桂花香与迎新的热烈气息。10月8日上午,校园内笑脸盈盈、人影匆匆,一场浸润中医文化、饱含师生关怀的迎新活动,为25级新生开启 “岐黄之路”,让初来乍到的他们瞬间感受到学院的温度与情怀。

        
         
图 志愿者准备前期迎新
上午8时许,学院校门口已是一片 “志愿黄”。辅导员们身着印有 “中医学院” 的文化衫,志愿者佩戴证件,忙着引导新生完成报到。报到后,每位新生都会收到学院精心准备的中医特色伴手礼——定制“四君子汤”中医文创冰箱贴、学院动漫 IP 渝杏儿与黄叮当钥匙扣,还有便于随时翻阅的中医经典口袋书,每一份礼物都藏着中医巧思。

图 志愿者帮助迎接新生及家长

图 辅导员蒋渝与家长沟通交流
      
图 新生伴手礼
如果说校门迎接是 “暖心开场”,那么学院精心打造的三大中医体验区,更是让新生 “一秒爱上中医”。一楼大厅义诊区,杨艳梅教授、李巧颖副教授、尹涛副教授端坐其间,指尖轻搭新生与家长的脉搏,一边询问他们的日常作息与身体状况,一边结合生活场景给出建议。相邻的 111 现代诊疗室里,脉诊仪、面诊仪、人体穴位仪整齐摆放,简单操作后,屏幕便会呈现体质分析报告与穴位分布图,原本抽象的中医理论变得直观易懂,尽显中医与时俱进的活力。
二楼与三楼连廊的养生项目体验区人气爆棚,成为新生探索中医养生的 “实践乐园”。光灸的温热、足疗的舒缓、蜡疗的滋养,特色养生项目依次开展。工作人员一边娴熟演示,一边讲解中医原理,手把手教新生日常保健技巧。温热触感与实用知识交织,让中医的实用与温情深深印在大家心中。

图 中医数字体验区指引牌

图 杨艳梅教授为学生及家长诊疗




图 新生及家长体验现代中医诊疗技术
社团展区热闹如 “中医文化嘉年华”,胧月动漫社、悦读社、司巧手工社等多个社团联合活动,让新生沉浸式感受多元文化。司巧手工社摊位前,大家围坐在一起,跟着社员用中药布料缝香囊、用山楂核串手链;雅韵诗词社的 “诗词款” 盲盒备受青睐;古文研习社的 “医词寻源” 游戏,让新生在配对药材与功效中加深记忆;胧月动漫社社员穿cos 服饰,开展 “你画我猜” 中医词汇游戏,还邀请新生体验cos,现场笑声不断。


      

图 社团迎新现场
下午2时许,25级新生见面会在李艳副院长主持下温情启幕。学校会议中心内,学院全体教职工与新生及家长齐聚,共同见证这一时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姚玲率先致辞,向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她强调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希望同学们以敬畏之心待专业,以传承之志做学问,在中医学院成长为有温度、有担当的中医人。真挚话语满含期许,赢得阵阵掌声。

图 李艳副院长主持新生见面会

图 姚玲副书记致辞
随后,24级学生代表唐镱上台,结合一年学习经历分享中医课程学习方法与实践心得:“中医学习要‘读经典、做临床’,希望大家多泡图书馆、多跟老师问诊,日积月累夯实基础。”25级新生代表许翼飞则诉说对中医专业的热爱:“小时候家人用中医药照顾我,让我早早向往这门学科。如今来到重庆中医药学院,特别期待跟着老师深入学习,未来用中医知识守护身边人健康。” 新旧学子心声交流,让现场氛围愈发温馨。

图 24级学生代表唐镱发言
        
图 25级新生代表许翼飞发言
最振奋人心的便是医学生宣誓环节。中医学院教师钟晓靓博士与25级新生欧阳俊凯等15名同学并肩走上台前,“请全体新生举起右拳!” 随着指令,新生们挺直脊背,右拳高举,“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誓言声穿透报告厅,回荡在校园,既是新生对医学使命的郑重承诺,更彰显中医传承后继有人的蓬勃力量。

图 钟晓靓博士领誓
引人注目的院长答疑环节紧接着展开。针对新生及家长提出的 “培养方向”“就业方向”“未来发展” 等困惑,杨成副院长(主持工作)结合学院办学特色与中医行业趋势,逐一专业解答。谈及培养方向,他强调:“我们践行‘早临床、多临床’理念,以《黄帝内经》等经典打基础,配备‘医学+科研+成长’三类导师,还有全国名中医刘华宝等名医的传承工作室指导实操。” 提到就业,他介绍学院与市中医院等12家直属附属医院合作,就业前景乐观。展望未来,他表示将结合重庆 “五大行动推动中医药融合创新发展”,对接 “渝十味” 等产业需求,发展前景广阔。专业又接地气的解答,缓解了新生及家长的疑虑,让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

图 杨成副院长(主持工作)答疑

图 我校当前附属医院情况
夕阳西下,迎新活动落幕,但25级新生的中医求学之路才刚刚启程。从校门伴手礼到三大中医体验区,从多元社团盛宴到报告厅的庄严誓言,中医学院以温暖细节与特色活动,让新生感受中医文化魅力,点燃他们传承中医的热情。
撰稿:王凤娇
供图:中医学院学生宣传部
审核:姚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