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中参西 至真至善

“合和医行”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圆满收官

作者:2025/07/30 08:55


合和医行”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由“合和医行”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主办,于2025712日至718日在重庆市璧山区新胜社区顺利开展并圆满收官。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基层工作者等广泛参与,以青春医疗力量赋能基层健康建设,收获热烈反响。


本次活动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旨在通过中医养生推广、义诊服务、急救科普及文化创新传播,提升基层居民健康意识,推广中医药文化,筑牢社区健康防线。活动期间,来自中西医结合学院、骨伤学院的队员及指导老师全程参与,为居民带来专业、多元的健康服务。


     一、传统养生浸润日常,康养理念落地生根


活动开篇,“晨光八段锦,康养乐耆年” 成为社区清晨标志场景。队员黄蔚盛、高杰带领老人习练八段锦,从最初12人参与,逐步吸引30余位居民加入。队员们耐心拆解动作、纠正姿势,让传统养生功法化作老人舒展筋骨的 “活力密码”,将康养理念融入社区日常节奏。

茯苓薏米煮,祛湿又清爽” 活动同步开展,队员手把手教居民挑选食材、掌握熬煮技巧。蒸腾水汽中,清润茶汤成为居民夏日养生选择,中医药膳食疗智慧,借由实操教学走进百姓厨房,让健康饮食从知识变为可触摸的生活习惯。



     二、义诊服务暖人心,中医特色显实效

义诊现场,“量压记日常”“耳豆见神效” 等环节有序推进。队员小张每日提前布置场地,搀扶老人就座,血压测量区持续排起长队;小蒲、小文开设 “中医小课堂”,一边为老人进行耳部护理、贴敷耳穴,一边讲解耳穴对应健康知识。10套耳穴贴在三天内用完,居民反馈头晕、失眠等问题改善,中医外治疗法的实效,赢得社区信任,让 “中医就在身边” 不再是口号。

    三、急救课堂强技能,安全防线共筑牢

    急救小课堂 护佑满堂春” 点燃居民学习热情。7月15日上午,急救包刚亮相,便吸引孩童扒桌张望、老人挤满前排。指导老师严莲结合真实案例,生动讲解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队员小张配合演示操作要点。教学海姆立克时,“剪刀石头布” 口诀让小朋友快速掌握手法;队长小黄化身 “模特”,助力严老师完成头部止血包扎示范,居民们边学边练,将急救技能转化为守护自身与家人安全的底气。

    四、创新传播中医药,扑克牌里藏 “健康密码”

队员小蒲、小文突破传统模式,打造 “中医药扑克牌” 创新传播载体。54张牌融入三七、天麻等中药材功效,以及烫伤、中暑等急救知识,每张牌经翻阅医书、手绘图案打磨而成。居民打牌娱乐时,自然接触中医药知识,让健康学习跳出枯燥说教,成为社区茶余饭后的趣味互动,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开辟 “接地气” 新路径。


    五、聆听岁月故事,传承奋斗精神

    7月17日下午,队员们拜访与新中国同龄的张和富爷爷。爷爷讲述响应号召扎根乡村、带领村民养鸡办场、担任大队会计20年的经历,诠释党员 “带头担当、共富为民” 初心。交流中,爷爷分享参与八段锦、耳穴压豆的体验,认可中医养生价值,让队员们深刻领悟健康服务意义,更坚定传承推广中医文化、守护基层健康的决心。

    六、总结与展望:以爱续航,医路再出发

    回望全程,“合和医行” 以 “合” 聚团队协作之力,凭 “和” 连社区信任之桥,将 “医行” 深耕为居民健康习惯与心底牵挂。活动得到学院以及社区居委会的大力支持,居民的积极参与更赋予活动无限生机。

此次三下乡,不仅让中医药文化、健康知识在基层广泛传播,更搭建起青年学子与社区居民的交流桥梁,实现 “健康服务落地 + 人才实践成长” 双向赋能。对于未来,“合和医行” 志愿服务队表示,将持续深化健康服务模式,迭代中医药传播创意,把基层实践积累的经验转化为前行动力,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让青春医疗力量持续点亮基层健康之路,让 “合和” 温度与健康守护,成为更多社区的日常风景。



供稿 | “合和医行”三下乡志愿服务队

图文 | “合和医行”三下乡志愿服务队

一审一校 | 王冰楠

二审二校 | 李巧玲

三审三校 | 冯雅蕾



版权©重庆中医药学院 渝ICP备2022003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