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骨伤学院举办巴渝岐黄系列讲座第十一讲:峨眉医学派名师解析“二十部正奇经道分经候诊法” ——三大学术名家联袂授课,助力中医药经典传承与创新

作者:2025/04/24 09:55

针灸推拿、骨伤学院举办巴渝岐黄系列讲座第十一讲:峨眉医学派名师解析“二十部正奇经道分经候诊法”

 ——三大学术名家联袂授课,助力中医药经典传承与创新

 

2025年4月21日下午14:30至16:30,针灸推拿学院、骨伤学院在综合教学楼E1-104成功举办巴渝岐黄系列讲座第十一讲。本次讲座特邀峨眉医学派代表人物赵宇宁、曲伟、韩春旭三位专家,围绕“二十部正奇经道分经候诊法”主题展开深度讲授,吸引了百余名师生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活动通过理论阐释、案例剖析与手法演示,深化了学子对中医传统诊法的认知,为中医药传承发展注入新动能。

    

    [导语]

“十四五”中医药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背景下,针灸推拿学院、骨伤学院持续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本次讲座聚焦峨眉医学派独到诊法,三位专家从学派渊源、脉诊精髓到实操技法层层递进,系统展现分经候诊法的科学内涵与实践价值,激发学子探索中医经典的热情。

    

    [讲座亮点]

• 溯源学派精粹,贯通内外丹理论

  赵宇宁老师以峨眉医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开篇,阐释“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通过对比内丹修炼(以人体为鼎炉,精、气、神为药物)与外丹炼制(铅汞硫磺等矿物药配伍植物药)的异同,揭示中医经络气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深层联结。其以“米饭锅巴”类比米降丹的生动讲解,令抽象理论跃然眼前。

    

   

• 解码古脉诊法,演绎分经候诊优势

曲伟老师系统梳理二十部正奇经道候脉法的科学体系,强调其“大道至简”特点——以“浮、沉、迟、数、滑、涩、长、短”八字概括核心脉象。通过解析肺经窗口太渊脉、对应心包络经之离经脉,以及心气诊断特色技法少海穴弹叩法等,为心脏病症辨识提供了创新视角。

    

 

    

• 传承使命在肩,现场演绎启新思

韩春旭老师压轴登场,在总结讲座要义的同时,现场演示分经候诊手法,展现传统诊法的精准魅力。他给予同学们深深期许与关怀,并鼓励大家踊跃学习巴渝岐黄知识,努力接过中医药经典传承的接力棒,用心守护岐黄智慧焕新的责任与荣光。

 

[活动反响]

讲座结束后,学子们围绕专家踊跃提问,并在体验环节亲身实践候脉技法。2024级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生刘宏博感慨:“从理论到实操的全链条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诊法‘简而不凡’的哲学之美。”

[结语]

本次讲座是针灸推拿学院、骨伤学院“巴渝岐黄”品牌建设的又一里程碑,通过名师引路、经典赋能,既夯实了学生的专业根基,亦为中医药守正创新培育了新生力量。学院将持续推进传统医学与现代教育的深度融合,赓续岐黄薪火,护航文化瑰宝生生不息!

 

供稿:学习部刘宏博、袁露

拍摄宣传部

审稿:李学智


版权©重庆中医药学院 渝ICP备2022003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