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学院赴江津区中医院开展“早临床”课程方案研讨会
为更好实施学校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中医人才培养理念,落实“早临床”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近日,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唐成林教授,针灸推拿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李学智教授带领“早临床”课程组教师,赴江津区中医院开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早临床”课程方案研讨会。江津区中医院副院长何伟、副院长魏东华、科教科科长张月等出席会议。
唐成林院长首先对本学期“早临床”课程的见习效果给予了肯定,讲解了下学期针灸推拿学院及骨伤学院的“早临床”教学计划,并对本学期“早临床”课程做了情况总结,提出相应要求如下:
一是“早临床”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更加契合专业基础课程。
根据针灸推拿学专业及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下学期学生将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中医诊断学》,故“早临床”教学内容应更加契合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进程及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临床真实病历,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学习内容入脑入心,学有所得。
二是强化带教规范,不断提高带教师资水平。
江津区中医院于十二月份正式挂牌成为我校直属附属医院,作为针灸推拿学及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基地,承担我院“早临床”等教学任务,对带教规范及师资带教水平提出了相应要求。
针对本学期“早临床”带教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要严格整改,并抓紧时间完善下学期“早临床”预案,使责任落实到人。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严把质量关,不断提高医院师资带教水平,确保带教质量。
李学智副院长强调,“早临床”课程是学校十分重视的实践教学环节,大一新生重在医德医风的培养,重在中医信心的树立,重在中医思维模式的养成。下学期的早临床要提前筹划、集体备课,通过真实病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临床资料教学生学会四诊和中医辨证,使每次早临床学有所得,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针对我院制定的“早临床”教学计划,科教科张月科长对下学期的“早临床”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学院与医院双方展开了充分的交流讨论。
何伟副院长表示,江津区中医院作为重庆中医药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及“早临床”教学基地,将全力配合学院做好下学期“早临床”准备工作,切实解决本学期“早临床”带教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与不足,确保下学期“早临床”课程的顺利开展,不断促进医院与学校的紧密协作,为培育高素质中医人才奠定扎实基础。
撰稿人:陈玥澔
审稿人:李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