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规模
我校2026年面向全国拟招收硕士研究生240人(含推免生),专业目录中各专业具体招生人数可能有变动,学校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26年计划数对各专业拟招生人数进行增减并在复试前公布。2026年推免生具体接收专业及人数见我校后续研究生院官网录取通知。
二、学制及学习形式
(一)我校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三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六年。
(二)学习形式为全日制脱产学习。我校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仅招收全日制研究生。我校将严格执行教育部相关规定,凡是“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考生,将严格按全日制培养方式进行培养,要求考生脱产学习,在拟录取阶段与工作单位达成脱产学习协议并提交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否则不予录取,请在职人员谨慎报考。
三、报考条件
我校硕士研究生按培养类型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专业代码不同。除满足教育部《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要求的招生条件外,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个专业的报考条件提出了要求,请考生务必仔细阅读,以免发生报考失误。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资格审核不合格,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当国家相关政策调整时,学校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招生相关政策,考生须服从学校调配。
(一)考生教育形式要求
类型①: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学应届本科生(含专升本);或已经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或以上学历。
类型②: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本科或成人专升本毕业生,取得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此类型不含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等形式),报考中医学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大学六级英语成绩500分以上(含500分)且在CSCD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著1篇以上。
(二)考生专业背景要求
考生专业背景要求是指该招生专业对考生本科阶段学习专业的具体要求,对考生专业背景有要求的专业如下:
(1)学术学位
①中医学:本科学习专业为生物科学类、基础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中药学类、临床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药学类、法医学类、医学技术类(口腔医学技术除外)、护理学,须获得学士学位。
②中药学:本科学习专业为中药学类、药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医学技术类(口腔医学技术除外)、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植物生产类专业,须获得学士学位。
(2)专业学位
①中医:本科学习专业为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须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②中药:本科学习专业为中药学类、药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医学技术类(口腔医学技术除外)、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植物生产类专业,须获得学士学位。
四、报名及考试
(一)报名程序
1.网上报名:以教育部及考生选择的报名考试点的规定为准。
2.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以教育部及考生选择的报名考试点的规定为准。
3.资格审核:我校将对考生的报考信息进行全面审核,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报名注意事项
(1)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详细、清楚写明,此信息须在2026年9月前有效。若因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填写有误,导致我校无法及时联系考生或无法寄送录取通知书等,责任由考生自负。
(2)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初试
1.初试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地点:考生选择的报名考试点。
2.初试科目:
下述考试科目均为报考我校考试科目情况。
(1)具体考试科目见招生专业目录。初试考试科目分别为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我校各自命题科目的考试大纲见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s://yjsy.cqctcm.edu.cn/#/home))。
(2)中医专业学位(1057)初试业务课为国家统一命题科目: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中医学学术学位(1005)初试业务课为学校自命题:701中医综合。
(3)中药专业学位(1056)初试业务课为学校自命题: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中药学学术学位(1008)初试业务课为学校自命题:612 中药学综合。
(三)复试及调剂
1.复试时间:以教育部规定为准。
2.地点:重庆中医药学院校本部。
3.学校复试办法另行通知。
4.达到报考专业我校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在复试前选择报考院所,参加报考院所组织的复试。
5.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进行调剂工作,请考生谨慎选择报考专业。
6.复试时学校将对考生大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若在国外、境外获得的国家承认学历的,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进行审核。新生入学报到时将对应届毕业生的大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进行审核。对弄虚作假,通过伪造、欺骗、隐瞒等手段获取报考资格的考生,无论招生考试录取进行到何种环节,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报名、考试、录取、入学等资格。
(四)录取
1.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以及考生的综合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思想政治表现等确定拟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在学期间工资、福利、保险等均由定向单位解决,考生须与定向就业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合同,按规定时间将公证后的合同交至我校。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所在招生单位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考生须将个人人事档案在规定时间调入学校。就业类别属于报考基本信息,一经报名成功,无法修改,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时提交定向合同或人事档案,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3.考生须在拟录取后参加由我校组织的体检,身体健康状况须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考生不得隐瞒本人病情。若身体状况不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将取消入学资格。
4.学校将于教育部审核通过招生数据后向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入学后三个月内通过新生资格复审后才能取得学籍。若不符合录取条件,无论何时,学校将取消其入学资格或注销学籍。
五、学费及奖助学金
(一)2026年招收的所有研究生均须缴纳学费,学费标准请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
(二)我校统招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可获得各类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金、三助岗位津贴)。经济特别困难的研究生可申请助学贷款、缓交学费绿色通道和临时经济困难补助。详细规定见我校研究生招生网。
六、培养地点及住宿安排
我校硕士研究生主要在重庆中医药学院校本部及附属单位进行培养。录取新生住宿主要安排在重庆中医药学院校本部,部分中医临床专业学位及中药专业学位研究生住宿由学校附属单位统筹安排,具体住宿安排将在报到前对考生公布。
七、其他说明
(一)考生在报名、复试、录取阶段均不涉及导师,各院系将在拟录取后组织硕士研究生与导师互选工作。具体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二)我校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完全对接。凡报考我校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无条件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须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申请学位。我校不接收以下三类人员报考中医专业学位:一是正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者,二是已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者,三是截至2026年9月新生入学时,退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未满三年者。
(三)2026年我校不接收任何学校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如有瞒报,一经查实,无论何时均将取消考生的报名录取资格。
(四)研究生毕业后能否取得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以国家最新出台的文件为准,我校不承担保证研究生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责任。
(五)其他未尽事宜以教育部《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及教育部、重庆市研究生招生录取相关规定为准。
(六)有关我校硕士研究生报名、考试、复试、录取、导师等信息,将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发布(网址:https://yjsy.cqctcm.edu.cn/#/home),请考生注意上网查询,以免遗漏重要信息。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23-65880097
联系人:郭老师/赵老师
邮寄地址:重庆市璧山区璧城街道国学路61号重庆中医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402760
附件:重庆中医药学院202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doc
来源:研究生院
审核:党委宣传部 张园源、江麓
研究生院 郭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