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针灸推拿学院、骨伤学院院长唐成林作为共识专家组成员,参与制订的国家级《桡骨远端骨折中医循证实践指南2025》(以下简称《指南》)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正式发表。这也是我院第一个以重庆中医药学院为参与单位的公开发表的国家级中医循证实践指南。
据针灸推拿学院、骨伤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作为特色疗法,凭借创伤小、功能恢复佳等优势,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既往已有的《中医骨伤科常见诊疗指南桡骨远端骨折》较大地促进了桡骨远端骨折的标准化工作并提升了临床诊疗水平,且较好地总结了中医药治疗手段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但其缺少临床问题遴选及重要性排序,缺乏基于循证指导的证据分级和推荐意见。此前,国内发布的多部桡骨远端骨折诊疗及循证指南,如《中国成人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指南(2023》《成人桡骨远端骨折诊断与治疗循证指南(2024)》等,也都缺少中医药相关推荐意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全面总结最新研究证据完善桡骨远端骨折中医实践指南以指导该病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开展。《桡骨远端骨折中医循证实践指南2025》对桡骨远端骨折常见的7个方面的临床问题进行了证据检索和评价,结合最新临床研究数据,列出了推荐意见、实践要点、证据概述等,为临床医生进一步提升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药标准化操作能力提供了权威指引。该《指南》的公开发表对我院针推骨伤学科的未来发展具有较好的支撑促进作用,对我院建设中医骨伤学科研究创新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
据悉,该《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起,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组织实施,由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中国Cochrane中心提供方法学支持。该《指南》制订的指导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朱立国院士领衔,汇聚了来自全国中医运动医学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学会骨科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的全国知名骨科领域专家参与制订。
未来,我院将与各直属单位、附属医院等联合共建“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共同开展循证中医药学研究、方法共识、标准制订、临床评价、证据样本管理、证据信息服务等工作,推动出台各学科、各类别的中医药临床方法共识等,推动中医药疗效循证医学研究,有力促进一大批院内制剂向新药转化,为我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重中医”力量。
供稿:针灸推拿学院
编审:党委宣传部(国际交流合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