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王坚以唯一通讯作者(第一单位重庆医科大学,第二单位重庆中医药学院)在Journal of Essential Oil Bearing Plants (28(3),625-646. http://doi.org/10.1080/0972060X.2025.2506522,2025) 指导2025届硕士研究生谢辰发表如题文。
文章系统分析了来自中国新会的特色药用柑橘品种—茶枝柑(Citrus reticulata ‘Chachi’ Fructus Citri Immaturus, CRC-FCI)幼果的挥发油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通过温度分段水蒸气蒸馏(95–260°C)结合GC-MS/FID检测,共鉴定出95种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DPPH、ABTS和FRAP)显示,蒸馏温度高于140°C的多个挥发油馏分均表现出稳定的抗氧化活性。多元统计分析(PCA和OPLS-DA)进一步筛选出γ-松油烯(γ-terpinene)、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和百里香酚(thymol)等8种差异性代谢物作为核心抗氧化成分,并验证其剂量依赖性效果。在细胞实验中,这些挥发油馏分显著降低了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降低37.5–54.4%)、活性氧(ROS)水平(降低14.4–37.7%),并提高了抗氧化酶GPx(1.5–2.5倍)、SOD(0.95–1.9倍)和氧化氢酶CAT(1.2–2.10倍)的活性。此外,文章还明确了5个可用于区分CRC-FCI来源的化学标志物:D-柠檬烯(D-limonene)、γ-松油烯、邻甲氨基苯甲酸甲酯、萜品油烯(terpinolene)和对-伞花烃(p-cymene)。该研究不仅为CRC-FCI的品质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该研究得到重庆市科技局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的资助(项目编号:CSTB2023NSCQLZX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