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本科生发表首篇科普论文,初步体现课程思政教学育人成效

发布者:中药学院发布时间:2024-08-30浏览次数:253

近日,我院2023级中药学专业本科生杨天成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大学化学》期刊发表了科普论文《梦游矿物中药王国》(论文链接见文末),这是我院本科生第一次在正式学术平台上发表论文。该科普论文生动阐述了中药矿物药和无机化学之间的密切联系,体现无机化学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大学化学》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和中国化学会共同主办,唯一一本专门面向我国高等化学教育教学的国家级教学类研究学术刊物,以促进深化大学化学教育改革为宗旨,为提高我国化学教学水平服务。在大一第一学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无机化学的课程学习中,杨天成对矿物中药和无机化学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浓厚兴趣。指导教师夏悦和辅导员杨炀老师根据杨天成的个人优势,积极引导他进行科普论文的尝试写作。在老师们的启发和耐心指导下,杨天成查阅、梳理了大量中、英文文献,完成了论文的构思、写作、修改和投稿。“一开始我的写作像高中作文,没有科普论文的感觉。夏老师反复对我的文章进行指导和纠错,我们一起进行了大约九、十次内容优化和修改,才使论文完善。编辑收到稿件后,特意提出论文选题很好。因此论文接收过程也比较顺利,这离不开老师们的大力帮助。整个过程中我的文献查阅能力、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得到了很大锻炼,也了解到很多中药学方面的知识,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夏老师的工作作风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严格要求、精益求精。”杨天成说。

基础化学教研室负责人夏悦教授介绍说,该文章的发表是对无机化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充分肯定,离不开本科生导师为学生提供的全面和专业的指导。我校在人才培养中实施“医学导师、科研导师、成长导师”之“三类导师”制度,从思想、学习、生活、科研和职业发展等多方面保障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三全育人。我校教务处和中药学院相当重视课程思政的建设,积极推动全员育人,多次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方面的培训和交流。无机化学课程团队精心准备,申报的“新医科背景下中药学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特色建设与实践”项目获2023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无机化学》获2024年重庆中医药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立项。以此为契机,教研室积极开展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培养和课程思政建设,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将“医理结合、药化交融”的特色思政教育融入无机化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科自信、专业自信和中医药文化自信。本论文的发表是无机化学与中药学专业结合的优秀案例,值得向其他专业基础课程推广。

我院领导对这篇科普论文的发表表示高度赞赏,对杨天成同学和指导教师表示热烈祝贺。同时也希望我院师生能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未来,我院将继续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努力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


(论文下载链接:https://www.dxhx.pku.edu.cn/CN/10.12461/PKU.DXHX202403015)


撰稿人:屈春花

一审:夏悦

二审:刘飞



邮政编码:22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