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与药事管理教研室是由原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建而成。现有师资4名,其中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1名,均为研究生学历(博士2名,硕士2名)。初步形成了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相对合理,学术氛围浓厚,团队协作精神较强的教师队伍。
教研室主要承担本科中药类专业的《化工原理》《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药事管理学》等相关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教学任务。近年来,教研室成员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成果奖2项,厅局级成果奖1项,发表各类科研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8项,参与编写专著1部。
教研室以中医药事业与制药工程行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在“新医科”、“新工科”等思想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推进中医药思维与工科思维的融合创新发展,使学生在扎实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多学科思维的能力。坚持“立德树人,以本为本”的教书育人原则,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第一要务,建立完整、规范的教研室建设指标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科研队伍建设,为培育出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和制药工程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性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制药工程与药事管理教研室人员
一、个人简介
戴传云,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工作经历:2006年7月-2024年6月,重庆科技大学副教授、教授(破格);2006年9月-2008年8月,北京大学药学院博士后;2013年8月-2014年8月,宾夕法尼亚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24年7月至今,重庆中医药学院工作。主要学术兼职有:重庆药学会制药工程与装备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智能药物研究专委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药物制剂与粒子设计专委会委员;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药品辅料与包材监管研究专委会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powder technology》《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等国际杂志同行评议专家;重庆、四川、广西、天津、河北、海南、云南等基金项目评审专家。重庆中医药学院制药工程与药事管理教研室教研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干湿结合场景下的AI for pharmaceutics。
近5年发表的论文有:
1.Jiang Yanling,Zhou Kangming,He Huai,Zhou Yu,Tang Jincao,Guan Tianbing,Chen Shuangkou,Zhou Taigang,Tang Yong,Wang Aiping,Huang Haijun,Dai Chuanyun*. Understanding of wetting mechanism toward the sticky powder and machine learning in predicting granule size distribution under high shear wet granulation [J]. AAPS PharmSciTech, 25 (2024)253.
2.Liu Zeng †, Liu Chunlin †, Fan Renyu, Wang Yuting, Luo Linxiu, Jiang Yanling, Tang Jingcao, Lu Zheng, Chen Libo, Chen Shuangkou, Guan Tianbing*, Dai Chuanyu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xing Performance and Power Consumption in a High-Shear Wet Granulation Pre-mixing [J]. J Pharm Innov.19(2024)10.
罗林秀#, 管天冰#, 罗安琪, 刘曾, 王宇婷, 姜彦伶, 路政, 唐劲草, 陈双扣, 孙会敏*, 戴传云*.口服固体制剂颗粒的离散元建模与破碎行为分析[J]. 药学学报, 59(4)(2024)1057-1066.
3.Wang Yuting, Jiang Yanling, Zhou Yu, He Huai, Tang Jincao, Luo Anqing, Liu Zeng, Ma Chi, Xiao Qin, Guan Tianbing, Dai Chuanyun*. Cocrystal Prediction of Nifedipine based on the Graph Neural Network and Molecular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Surface[J]. AAPS PharmSciTech, 25(2024)133.
孙会敏, 陈双扣, 戴传云*. 模拟与建模在口服固体制剂研发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39(12)(2023)204-209.
4.Zhao Mengtao, Luo Anqi, Zhou Yu, Liu Zeng, Wang Yuting, Luo Linxiu, Jiang Yanling, Tang Jingcao, Lu Zheng, Guan Tianbing, Chen Libo, Sun Huimin*, Dai Chuanyun*.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mechanic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microstructure of pharmaceutical tablets fabricated by bimodal mixtures[J]. Scientific reports, 13(2023)22019.
谢文影, 白玉菱, 赵孟涛, 周康明, 范仁宇, 管天冰, 任建兵, 孙会敏*,戴传云*. 微晶纤维素的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及休止角的细观分析[J]. 药学学报, 57(4)(2022)1147-1152.
5.Zhou Kangming, Liu Zeng, Fan Renyu, Zhao Mengtao, Luo Linxiu, Wang Yuting, Jiang Yanling, Lu Zheng, Tang Jincao, Luo Anqi, Guan Tianbing, Sun Huimin, Zhou Taigang,Dai Chuanyun*. A new methodology of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of high shear wet granulation based on experiment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timulation[J]. Int J Pharm.638(2023)122923.
赵孟涛, 范仁宇, 周康明, 孙会敏, 戴传云*. 预胶化淀粉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及休止角力链分析[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53(6)(2022)868-875.
6.Fan Renyu, Zhao Mengtao, Luo Linxiu, Wang Yuting, Liu Zeng, Zhou Kangming, Zhou Yu, Guan Tianbing, Sun Huimin*, Dai Chuanyun*. Investigation on mixing homogeneity of binary particle systems in high-shear wet granulator by DEM[J]. Drug Dev Ind Pharm. 49(2)(2023)179-188.
万书林, 孙会敏*, 白玉菱, 谢文影, 管天冰, 王伯初, 戴传云*. 来源差异HMPC关键质量属性的表征及对缓释片体外溶出的分析[J]. 药学学报, 57(2)(2022)484-491.
7.Wan Shulin, Dai Chuanyun *, Bai Yuling, Xie Wenying, Guan Tianbing, Sun Huimin * and Wang Bochu*.Application of multivariate methods to evaluate differential material attributes (DMAs) of HPMC from different sources [J]. ACS Omega, 6(43) (2021) 28598-28610.
白玉菱, 谢文影, 赵孟涛, 周康明, 范仁宇, 管天冰, 孙会敏*,戴传云*.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的淀粉离散元接触参数标定[J]. 中国药学杂志, 57(15)(2022)1268-1277.
8.Wan Shulin, Yang Rui, Zhang Han, Li Xuelian, Gu Mingxian, Guan Tianbing, Ren Jianbing, Sun Huimin* and Dai Chuanyun *. Application of the SeDeM Expert System in Studies for Direct Compression Suitability on Mixture of Rhodiola Extract and an Excipient [J]. AAPS PharmSciTech, 20(3) (2019)105.
张孝娜, 孙会敏*, 王珏, 杨锐, 张雪梅, 刘万卉, 丁嘉信, 戴传云*, 孙考祥*. 羧甲基纤维素钠质量一致性评价及性能参数智能可视化研究[J]. 药学学报, 55(8)(2020) 1923-1931.
一、个人简介
黄海军,博士,副教授,毕业于重庆大学,现为重庆中医药学院中药学院制药工程与药事管理教研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重庆市药学会会员,重庆市制药工程与装备专委会会员。
二、研究方向
1、电化学(生物)传感界面构建及其对中药活性成分与外源性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性能研究;2、中药来源生物活性材料合成及功效研究。
三、代表性成果(可含承担项目、发表论文、论著、获奖等)
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SCI学术论文10余篇。
办公地址:D2-205, 邮箱:hhjbfn@163.com;
一、个人简介
王爱平,学士,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为重庆中医药学院中药学院制药工程药事管理教研室教师。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现任中国绿色食品评审专家。
二、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中药质量标准化研究和大健康产品开发,探索中药质量标准建立、优化、评价及其规范化研究,对中药大健康食品的产品开发、质量标准建立及质量安全控制有所研究。
三、代表性成果
主持并参与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获得授权专利4项;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一、个人简介
申杰,硕士,副研究员,毕业于西南大学,现为重庆中医药学院制药工程和药事管理教研室教师。兼任重庆市原深度贫困乡镇产业专家指导组组员。
二、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中药资源与保护、科研项目管理、科技成果转化、乡村振兴等工作,围绕灵芝等品种的种植技术、智能化系统搭建;中药材科技成果实践应用等方面开展工作。
三、代表性成果(可含承担项目、发表论文、论著、获奖等)
主持主研国家科技惠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市科技局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项目等13项,获省部级省部级和厅局级科技奖励各1项,主编《重庆常见野生可食用药用植物图册》和参编《中药资源大典重庆卷1-8卷》著作2部;在《时珍国医国药》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发明专利《一种紫苏良种的育苗方式》获授权,登记软件著作权《灵芝药材全流程溯源系统V1.0》等2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和厅局级科技成果奖各1项,获“产业发展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一、个人简介
王帆,博士,博士后,制药工程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为重庆中医药学院制药工程与药事管理教研室教师,重庆市药学会会员,重庆市制药工程与装备专委会会员。
二、研究方向
1、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合成、结构修饰及成药性研究;2、复杂手型药物中间体的创新合成及工业化应用研究;3、有机功能材料及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开发。
三、代表性成果
主持重庆市教委青年项目一项,校级学科人才培养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横向课题方面,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多项重大校企合作课题(如与国内知名制药企业合作完成阿利克仑、西他沙星等产品的创新工艺开发)。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共一作者发表IF>10的科研论文2篇);参编教材1部(《基础药学概论》)。
编辑:2024级中药制药二班 费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