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与分析教研室拥有一支年龄、学历及学缘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队伍,整合了原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药化学与分析教研室、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教研室现有教师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硕士生导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1人;四川省中医药学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1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负责人1人;重庆市巴渝岐黄学者1人。
教研室主要承担中药类专业本科学生的《中药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分析学》等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教学工作。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落实、推动PBL和TBL等教学方式融入课堂,提升专业能力,是教研室教师团队不断努力的方向。教研室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药学类专业知识技能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成绩。
此外,教研室长期坚持科研“反哺”教学,目前教研室的科研方向主要包括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医疗机构制剂研发与转化研究等方面。教研室教师主持或主研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0余项,与众多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SCI及CSCD科研论文80余篇;参编《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等国家规划教材4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2项科研成果已实现转化。
教研室坚持“立足重庆,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理念,面对中药行业的发展需要,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己任,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团队、校院企合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药化学与分析教研室人员
一、个人简介
余保,助理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巴黎大学,现为重庆中医药学院中药化学与分析教研室教研室主任。
二、研究方向
1.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借助现代分离纯化技术,开展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探索发现新的活性化合物。2.针对中药活性成分进行结构修饰与合成,确立构效关系并开展临床前研究,筛选出药效明确、作用机制清晰的候选药物。
三、代表性成果
近年来主持省部级、厅局级等科研项目5项,在Food Chemistry、Organic Letters、Chemical Communications、Food & Fun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收录15篇,(共同)第一作者7篇。参编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申请专利1项。
联系方式:邮箱:1322845282@qq.com 办公地址:D2-214
一、个人简介
曹纬国,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中医药学院中药学院院长、重庆中医药学院发展规划处(学位建设办公室)副处长(副主任)(主持工作)。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负责人),重庆市巴渝岐黄学者。
二、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质量评价研究,致力于巴渝方药基础与应用研究,结合健康产业开发系列产品,包括中药新药与功能性食品。针对中药质量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开展系统研究,结合人工智能建立优化改进的中药质量评价方法。
三、代表性成果
3 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2个中药新药的研制并获国药准字批号,参与3项保健食品的研发,参与选育中药材良种2个,参编教材4部,副主编专著1部,牵头食品安全标准1项,获批发明专利1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重庆市唯一的中药学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中药学学科负责人,牵头申报并获批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点和学术学位硕士点,推动了中药学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指导博士获得第十四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论文大赛三等奖1项。系统承担《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等课程教学。
邮箱:cwgzd2001@sohu.com
办公地址:D2-209
一、个人简介
王坚,博士,副教授,硕导,博士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为重庆中医药学院中药学院中药化学与分析教研室教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对象。现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委员;内蒙古中蒙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药食同源专业促进分会委员。2021.03-2022.05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人才培养特别项目资助,赴Shaheed Benazir Bhutto University, Pakistan访问交流;2023.07-2024.07受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荐资助,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顶岗培养。
二、研究方向
长期致力于柑橘属中药材挥发油标识物抗氧化活性构效关系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如在最新发表的论文 中首次指出“Nootkatone most probably only originates from Citrus grandis.”(“圆柚酮很有可能仅源于柚子。”)。积极践行、推广中医药,其中以柑橘果皮为原料制作的茶深受国内外同仁的认可、欢迎。
三、代表性成果(可含承担项目、发表论文、论著、获奖等)
最新申报的2023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市教委)项目“柑橘属中药材挥发油标识物抗氧化活性构效关系研究”“2023NSCQ-LZX0141”已即将获得资助。前期已结题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4项。共发表学术论文45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42篇,其中,SCI论文5篇,另有1篇待收录;EI收录1篇,CSCD核心2篇,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1篇。获省部级学术奖励1项。参编专著1部。
王坚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个人简介
王欣,中药化学博士,副研究员,中药学博士后,执业药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为重庆中医药学院中药学院中药化学教研室教师。现担任重庆市市级科技特派员。
二、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中药质量标准化、活性成分筛选及新药开发研究。探索和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重点围绕中药材黄连、淫羊藿及藏药材榜那、藏茵陈等品种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等研究。参与企业产品补肾益寿胶囊、鼻窦炎口服液等品种的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三、代表性成果
主持及主研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完成重庆市科技局、重庆市卫生局等项目共计4项;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药典委员会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多项;承担或主研各类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在SCI收录杂志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中药化学成分、分析评价相关技术、中药经典名方检测等发明专利7项,授权6项,企业运用4项。参与《中国药典》黄连药材及其炮制品(2010年版)、黄连须(2015年版)的质量标准修订和起草工作,其标准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获重庆市南岸区科技进步奖1次。
E.mail:wangxin_cq386@sina.com
一、个人简介
饶近秋,博士,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主要承担《分析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中药代谢及动力学、毒理学机制方面的研究,擅长小分子药物靶点垂钓及氨基酸定点突变的筛选和药物代谢酶研究。已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Phytomedicine》、《Critical Reviews in Toxic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篇,在《中国中药杂志》和《中国药物化学杂志》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曾两次获得国际及国内中药创新和药物代谢领域重大学术会议奖项。
一、个人简介
郭红丽,硕士,讲师。2016年毕业于贵州医科大学,现为重庆中医药学院中药学院中药化学与分析教研室教师,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分会理事,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与应用专委会理事。
二、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中药质量分析与评价,擅长中药外源性污染研究,尤其在中药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脱除研究领域,掌握HPLC-ICP-MS、HPLC、GC等仪器的熟练操作与维护。
三、代表性成果
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主研省部级课题和国际横向课题5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5篇中文核心、1篇SCI。
邮箱:359941376@qq.com 办公地址:D2-214
一、个人简介
秦莎莎,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现为重庆中医药学院中药化学与分析教研室教师。
二、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药分析、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研究。
三、代表性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18篇,以(共同)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等期刊发表学术论3篇。
邮箱:1696505488@qq.com
办公地址:D2-408
一、个人简介
王秉鹏,硕士,主管中药师。2017年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现为重庆中医药学院中药学院中药化学与分析教研室兼职教师。
二、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藏药质量标准研究(包括藏药质量标准提升研究);中药新药开发;已上市中药变更等。
三、代表性成果
参与课题4项,主研省部级课题2项,参研国家级项目1项﹑国拨项目1项。主持1.1类中药新药研发1项(未完成),2味藏药质量标准提升,2个医院制剂研发及申报,4个已上市中成药变更等。发表论文9篇,第一作者3篇。
邮箱:wbpzhongyao@163.com
办公地址:中药学院D2-408
一、个人简介
郭瑀,硕士,助理研究员。2019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现为重庆中医药学院中药学院中药化学与分析教研室兼职教师。
二、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中药质量分析与评价、渝产道地大宗药材生理生态与栽培研究。
三、代表性成果
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主研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2篇,CSCD论文9篇,第一作者4篇。授权专利2项,申请1项。
邮箱:575574538@qq.com
办公地址:D2-408
编辑:2024级中药制药二班 费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