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剂教研室前身为重庆医科大学中药药剂与炮制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5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所有师资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是一支学历与学缘结构合理、学术氛围浓厚、团队协作精神强的教师队伍;教研室从2008年开始招收生药学、药物分析学硕士研究生。教研室系统承担中药学及中药制药专业本科学生的《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药工艺学》《中药科研设计与新药开发》《骨伤药剂学》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
教研室落实“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年来,教研室教师主持/主研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及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2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技能大赛并获奖。教研室积极整合教学内容,利用学生开放实验室,将传统验证型实验深化为创新性实验,鼓励学生通过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等方式开展科研实践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教研室已经形成了应用现代制剂新技术与新材料,开展中药创新药物、中药质量评价、中药炮制原理等方向的科学研究。相关教师作为负责人或主研人员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等科研课题40余项;先后与首都医科大学、重庆市食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项目合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SCI及CSCD科研论文100余篇;主编著作4本,参编“十二五”、“十三五”及“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双语教材4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中药炮制与制剂与教研室
一、个人简介
王云红(满),硕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三八红旗手。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为重庆中医药学院中药炮制与制剂教研室教研室主任。
邮箱:wangyunhong@cqctcm.edu.cn,办公地址:中药学院。
二、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药炮制、中药传统及现代制剂、中药新药及质量标准研究。
三、代表性成果
主持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研各级项目5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奖励三等奖1项,重庆市南岸区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
一、个人简介
杨军宣,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为重庆中医药学院中药炮制与制剂教研室主任,重庆中医药学院教学督导副组长,重庆中医药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现担任重庆市科技局、四川省科技厅及宁夏科技厅等省市重大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炮制学》课程联盟理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评审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理事及重庆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二、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中药活性成分、中药质量评价、中药炮制及中药新药等研究,探索和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进行中药质量分析评价,开展中药炮制机理及中药新制与剂新技术研究。重点围绕川渝道地药材党参、黄连等品种的化学成分、炮制、配伍等多方面展开研究,对其质量控制体系及炮制新方法等进行了积极探索;近年来,开展了多个中药新药、已上市中成药品种二次开发及医疗机构制剂等研究,并获得NMPA多个新药证书和临床研究批文。
三、代表性成果
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重庆市科技局、重庆市教委及卫计委项目等共30余项;主持并参与重庆市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等2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等4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5项。参编国家十三五、十四五等规划教材4部,主编科学出版社专著3部。共发表SCI及CSCD等学术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重庆市科技成果证书及重庆市合川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奖2次。
四、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中药学院。
一、个人简介
朱晓富,硕士,助理研究员,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现为重庆中医药学院炮制与制剂教研室教师。担任重庆市2022-2023市级科技特派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委员。
二、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药材质量分析检测,中药材产地加工相关研究工作,重点围绕陈皮、毛黄堇、玄参等品种的化学成分、产地加工等多方面展开研究。
三、代表性成果
主持并参与省部级项目6个,厅局级项目1个。共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CSCD论文4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
一、个人简介
陶兴宝,副研究员,博士,2022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
二、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药饮片炮制工艺、质量控制及原理研究。
三、代表性成果
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资助),省部级课题2项(重庆博士后研究项目特别资助、重庆市科卫联合中医药科研项目),主持厅局级课题3项(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卫计委中医药科技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面上项目);参与国家级课题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多项。获第十四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三等奖。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Infectious Diseases》、《中国中药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等期刊发表SCI、CSCD及北大核心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兼任重庆市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治未病专业理事会理事,《JouralofEthnopharmacology》、《HIV medicine》等杂志审稿人,《中华中医药杂志》通讯员。
办公地址:发展规划处312,联系方式:taoxingbao@cqtcm.edu.cn;
一、个人简介
曾瑶波,硕士,助理研究员,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现为重庆中医药学院中药炮制与制剂教研室教师。邮箱:zengyaobo@cqctcm.edu.cn,地址:中药学院办公楼。
二、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中药化学成分与中药质量标准化研究,探索和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重点围绕斑蝥的化学成分、作用机制等多方面展开研究,对建立其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近年来,对中药相关产品进行了开发与研究,产品已上市。
三、代表性成果(可含承担项目、发表论文、论著、获奖等)
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重大项目3项。共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SCI论文4篇;CSCD论文3篇。参编专著1部。开发大健康产品2项。获得外观专利1项;2023年在重庆中医药学院新生军事训练中获得优秀指导员。
编辑:2024级中药制药二班 费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