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3日,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杨勇、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王成敏、全国药膳大师赵亮,应邀为中医学院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关于药膳文化的精彩讲座。杨勇所长不仅是“重庆英才—中药大健康创新创业示范团队”的负责人,还在中医药膳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讲座伊始,杨勇所长深入浅出的介绍了药膳的概念。他指出,药膳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中医食疗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将特定的中药与食物相配伍,采用独特的烹调技术,制作出具有色、香、味、形、效的特殊膳食。药膳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能防病治病、保健强身,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随后,杨勇所长详细讲解了药膳的分类及其在中医药文化中的地位。他提到,药膳可以分为治疗型药膳和康养型药膳,而重庆药膳团队提出的“三应药膳”理论则将药膳分为应时药膳、应体药膳和应地药膳。应时药膳是根据不同季节、气候以及人体生理病理变化,选用相应食材和药材搭配而成的养生膳食。他强调,药膳的应用应遵循“应时应体应地”的原则,即选择当地当季的食材,以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
在讲座中,杨勇所长还简要介绍了药膳的历史渊源。从先秦时期的《周礼》到汉魏时期的《黄帝内经》,再到唐宋时期的繁荣和明清时期的成熟,药膳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厚的积淀。他特别提到,唐代孙思邈强调食疗,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录了大量药膳方剂,明清时期的《本草纲目》则为药膳提供了丰富的食材和药材资料。
杨勇所长还分享了大健康产业背景下药膳的应用和开发前景。他提到,药膳不仅是传统医学的瑰宝,也是现代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开发,药膳可以为现代人的健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讲座尾声,杨勇所长播放了关于“大有油茶”的视频,展示了药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邀请了全国药膳大师赵亮老师现场制作药膳固元五珍核桃仁,让学生们切身体验了药膳的魅力。
此次讲座不仅让学生们对药膳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兴趣。杨勇所长强调,药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年轻一代的积极参与,希望同学们能够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