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记者从重庆中医药学院了解到,今年春季开学以来,学校通过选拔64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三类导师”——成长导师、学业导师、科研导师,对学生进行“三观”引导、专业培养和科研指导等。
“程老师,我原来成绩在班上名列前三,如今当了班干部,参与了大量班级建设工作,还有各类比赛,成绩却滑到了十名左右。”前不久,大一学生小童(化名)向自己的成长导师——重庆中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负责人程娟倾诉说,因为成绩的下滑,她很受打击,人也变得没有以前自信了。
“和高中不同,进入大学,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需要锻炼,你看,通过一个学期的锻炼,你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都有提升,这不是一份很好的答卷吗?所以,不必焦虑,你是很优秀的。”程娟和她分析了这一学期的得失,让小童重拾了信心。
“我们的职责正是为学生们在思想引导、价值引领、心理建设、生涯规划、社会交往、情感支持等方面,进行精细化、针对性的指导,”程娟说,从而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从高中到大学身份的转变。
成长导师聚焦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学业导师则是同学们学精、学透的“引路人”。本月,学校学业导师团副团长、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李学智和其他7位学业导师,便对上学期期末考试不及格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谈心,了解挂科原因,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是请成绩优秀的同学结成帮扶小组,或是提供专门的复习场地,为这些学生补考复习提供帮助。
李学智介绍,学业导师均由本专业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团的团长、副团长更是针灸推拿专业和骨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
不仅是成长和学业,春季开学以来,重庆中医药学院在本校及各附属医院招募的首批科研导师也“上线”了。
学校教务处副处长、科研导师团团长黄思琴介绍说,科研导师确立后,学校就面向针灸推拿专业、中医骨伤专业学生发布招募通知,为学生们提供针推、骨伤、肿瘤三个研究方向。最后,有238名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报名加入。
“科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黄思琴说,由于目前学校的学生刚步入大学学习,对科研的认知都还比较陌生,所以现在主要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寻找简单的中文文献阅读,对科研有了感性认识后,再深入阅读英文文献,并展开讨论,再一步步进入科研殿堂。
重庆中医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周建军表示,目前,“三类导师”主要在学校针灸推拿学院和骨伤学院试点,其中,已确立成长导师14名、学业导师8名、科研导师42名。同时,学校将逐步向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制药等本科专业推广“三类导师”,培养学以致用的中医药人才,也打造一支“三栖名师”(会看病的教师、会教书的医生、会育人的科学家)队伍。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