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中医药论道”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3-08-29浏览次数:90


2023112日下午,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的良好氛围中,重庆中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行政楼F1-325会议室举办“中医药论道”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中医系洪蕾教授、杨艳梅教授、教务处临时负责人黄思琴和学工处部分辅导员作为与会嘉宾莅临本次活动进行指导,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临时负责人代浩云主持。

代浩云首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改革方向,就是要将思政课与中医药专业结合起来,用“中医药论道”,即依托“中医药故事”讲清马克思主义的大道理,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接下来,教师们围绕“如何用中医药论道”的主题分别进行了教学展示。程娟讲述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第三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新能源汽车行业与中医药行业面临的共性、优势、机遇等来阐述要实现中医药的发展振兴,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杨成凤讲述的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三章第二节第三目的内容,她以中医药抗疫作为导入,梳理了几千年来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中医药文化,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并结合中医药文化,从历史文化的重要性、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信三个方面讲述了应该如何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李佳讲述的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第八章第二节第三目的内容,她以中药名牌老店同仁堂作为线索,一以贯之地串联起课程的内容,讲述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如何实现的。让学生透过同仁堂公私合营的故事,窥探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全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意义,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定历史自信。

在讲课点评环节,代浩云充分肯定了各位老师的认真准备,同时也指出了各位教师在利用中医药论道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中医药的味道虽然飘出来了,但中医药的配方还要好好着力,药效还没有安全发挥出来,还需要进一步努力。黄思琴结合多年的中医药专业教学经验,充分肯定了教师们在思政课中融入中医药文化时能够做到自然融洽,但在融入的逻辑上还不够严谨,不够深刻,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并分别针对各位主讲教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洪蕾教授的点评更是高屋建瓴,不仅谈到了课程设计要深入挖掘中医药的案例,更是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的角度指出要做好顶层设计,要多参加一些全国性的活动,如中医药文化科普竞赛、中医药经典知识竞赛等,一定要走出去。要利用所有的资源和平台,抓住机会,将马院的课程形成合力,打造中医药院校思政课的特色,并推广应用到全国的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建设。杨艳梅教授主要从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帮助马院绘制了未来建设发展的蓝图。杨教授指出,在教学方面应建立中医药文化的思政课教案,并从中选取一些优秀的案例参加微课比赛和申报重庆市级乃至国家级一流课程;在科研方面要深入挖掘思政课中的中医药文化教学案例,要寻找一个恰当的百分比例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在社会实践方面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融入中医药文化。各位教授的精彩点评和指导让马院教师深受启发,获益匪浅,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研讨会以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为“中医药论道”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方向,在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同时,将进一步凸显重庆中医药学院的办学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