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7日下午,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重庆中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行政楼F1-325会议室召开学习“二十大”会议精神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暨中医药故事会研讨会。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务处临时负责人黄思琴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通过网络连线或现场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临时负责人代浩云主持。
代浩云首先回顾了二十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同时,着重针对报告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要求,号召思政课教师深入领会和贯彻,把“中医药故事”融入思政课,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接下来,教师们围绕“如何将中医药故事融入思政课”的主题分别进行了说课展示。杨成凤就中医药故事如何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从课程介绍、学情分析、融入目标、融入思考、融入过程、问题反思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说课。她根据《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提出应从人生价值、职业道德等方面融入中医药故事,以培育医学生“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的医者风范。程娟就中医药故事如何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从课程目标、融入知识点、用什么方式讲好中医药故事、融入存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说课,提出将中医药故事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目标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帮助学生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进而坚定“四个自信”。同时,在融入的过程中应注意运用纪录片、新闻报道、微视频等多元化的方式讲好中医药故事。李佳围绕中医药故事如何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从课程介绍、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融入什么、怎么融入、融入存在的问题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说课。她立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要求,提出中医药故事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是融入近代以来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并详细介绍了每一章节具体融入的中医药故事。
黄思琴结合多年的中医药专业教学经验,针对教师们就中医药故事融入思政课面临的困惑进行了解答。她指出讲好中医药故事,一是要与中医药历史相结合,把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背景弄清楚,结合历史事件讲故事引起学生共鸣;二是讲故事要有针对性、典型性,不是讲一些大家过于熟悉的故事;三是讲故事要把握好度,有机结合,不能仅仅停留于故事层面,另外属于课程拓展的部分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中医药故事。
代浩云在研讨会总结中充分肯定了各位老师的认真准备,同时提出在思想层面,中医药故事融入思政课一定要着眼于“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不能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一定要落实到相应知识点的升华上,通过中医药故事讲好思政课的道理。在故事层面,要注意收集引用五个层面的中医药故事:一是经典的故事,避免科普类的故事;二是专业的故事,避免大众化的故事;三是时代的故事,如中医药抗击新冠疫情等,拉近与学生距离;四是生活中的故事,让学生讲述身边的故事;五是课程故事,展现每门思政课程的特点。在故事讲述层面,要多收集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以集体备课等形式,打造“中医药思政故事库”。
研讨会以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为“中医药故事”融入思政课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方向,在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同时,将进一步凸显重庆中医药学院的办学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