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医药学院基于人工智能的泰山经方伤寒钤法辅助诊疗系统试用版上线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4-28浏览次数:10


近日,重庆中医药学院基于人工智能的泰山经方伤寒钤法辅助诊疗系统1.0试用版上线。

只要医生输入患者的出生日期、发病症状、发病时间、性别信息,泰山经方伤寒钤法辅助诊疗系统即可根据后台大数据模型推演对应病因、病位、经方等,快速辅助临床医生做出精准诊断。

据悉,上述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由重庆中医药学院数智中医药创新研究院中医智能诊断研究中心与重庆中医药学院兼职教授、伤寒钤法传承人王相钧,重庆中医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唐成林,重庆中医药学院兼职教授、重庆市中医药管理局首批良方妙技“王氏精微脉法”传承人龙贻弘,“王氏精微脉法”传承人唐红菊组成的专家团队联合研发。

据重庆中医药学院数智中医药创新研究院中医智能诊断研究中心主任赵宗耀介绍,数智中医药创新研究院中医智能诊断研究中心组建于2024年11月,致力于中医智能诊断领域的技术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泰山经方伤寒钤法辅助诊疗系统的上线应用,将极大缓解目前泰山经方伤寒钤法学习门槛高,应用难度大,初学者推演错误率高的问题,为泰山经方伤寒钤法广泛应用奠定基础。目前该系统已完成伤寒钤法的智能推演功能,后续会以小程序的方式为临床医生提供辅助诊疗服务。

王相钧表示,伤寒钤法结合了五运六气学说和张仲景《伤寒论》经方,是利用五运六气推演,主气、客气上下加临,生克顺逆来指导经方运用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出生年十二地支对应的不同属相、不同性别对病人进行24种体质分类,又按照六十甲子发病日干支对病情进行了发病时间因素分类,两者结合形成1440种病机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精准对治方法,形成了兼顾个体化特征和标准化规范的经方诊疗方案。

龙贻弘说,伤寒钤法被中医业界称为“望、闻、问、切”“四诊”之外的“第五诊”。伤寒钤法是医圣张仲景撰写《伤寒论》的立论本怀、心法秘诀和书写纲要,它构建了气势恢宏的人类疾病谱,为中医构建了恢弘的顶层设计。医圣张仲景依据伤寒钤法运气推演而逐条写就了《伤寒论》。该方法重视患者体质和发病时间因素,具有可复制性和疗效可重复性,对经方标准化诊疗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泰山经方伤寒钤法辅助诊疗系统类似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算法,该诊疗系统将首先进入重庆中医药学院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供临床医生试用,积累大量的临床案例数据后,系统将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优化升级,达到更精准的辅助诊疗。今后,基层一线临床医生使用该系统进行辅助诊疗,即可达到专家级的精准诊断。未来,该辅助诊疗系统更有望在全国医疗机构进行推广。

(党委宣传部 夏冰冰)